Green Caf'e
  • Home
  • About
  • Softouch
  • Blog
  • Contact
  • Home
  • About
  • Softouch
  • Blog
  • Contact
Search by typing & pressing enter

YOUR CART

Once upon  a time...

10/29/2020 0 Comments

關於 手沖

Picture
我們來聊聊咖啡吧~
確切來說,是――手沖咖啡

《貓的報恩》裏有句經典臺詞
我認為,很貼切地表達了手沖魅力所在

“這是我特製的紅茶,每次味道都會不同,無法保證好喝。”

What is brewing (沖煮) ?
在原形動詞中,它包含了許多意思
這裡我們取它,「煮咖啡或茶」的意思

一壺熱水,一款精品豆
研磨、沖煮
不加糖漿及任何副材料
細品咖啡原有、紛呈的風味

或許,有人會認為手沖很難
我也曾經碰壁了無數次
但是當你發現它的樂趣
相信我,好迷人。

Before brewing

Picture
當我們在選擇購買咖啡豆時
瞭解目錄上的資訊,可以更有效的幫助我們挑選

今天,先針對咖啡的“香味”簡單聊一下

咖啡的四種香:
fragrance--室溫時的咖啡粉香氣
aroma--沖煮時散發的香氣
nose--喝咖啡時鼻子跟口腔感受到的香氣
aftertaste--喝下後留在口中的餘韻

那麼,假設今天某咖啡豆目錄上寫著
“strawberry”、“bergamot”
其實,並不真的是草莓、佛手柑,而是有著類似的香氣
並且,容易在Aroma時感受到。
Picture
上次說了咖啡的香味,今天來聊聊 萃取器具――濾杯

一杯好喝的咖啡指標:
香氣表現、酸甜苦均衡與口感厚實順滑比例(金杯理論)
不同的濾杯有它各自的特性
瞭解了,才能達到為各指標加分的作用

市面上有主要三元老濾杯,分為
Hario V60、Kalita、KONO
依照咖啡豆的產區、處理法、烘焙深淺及風味
適用不同的濾杯

舉例:
衣索比亞 耶加雪啡 日曬法 淺焙 具花香、果香
適用善表現香氣、酸甜感(淺焙)的Hario V60
針對日曬法,則是著重口感飽滿的KONO
綜合下來,便能擇出適用的濾杯
0 Comments

10/28/2020 0 Comments

好友分享日

Picture
綠咖啡從去年11月開幕到現在,已經營業9個多月…
最近,我們開始萌發一些想法

我們想將禮拜一,定義為好友分享日
不對外營業,只接受預約
彈性調整時間,希望可以提供更貼心的服務
下週一(8/10),我們開始新的調整哦!
請大家告訴大家,不要白跑~~

Sep.09.30

Picture
​還記得那兩位背包客嗎?
今早,我們收到了來自Google的一份驚喜

九月的最後一天,中秋前夕
謝謝這份暖心。

Sep.09.27

她們,結伴而行
一位想要走路環島,一位是來自德國的背包客
今天,走進了綠咖啡

一段下午茶的時間,相談甚歡
臨近傍晚,得知她們打算一路搭便車回去住宿地
大、小闆娘,決定送她們一程

很開心我們今天都參與了彼此人生的一小部份
謝謝妳們。
​
附上路途中的晚霞,好美

Aug.08.30

Picture
​睡前,想來跟大家分享個趣事。

這週某日來了一組教授老師學生的組合,來開同學會
因為是常客帶來,大家也就自在隨意

席間暢談話當年,一旁的我們也當起聽眾
突然
某位說了句:“您搬來這鳥不生蛋的地方…”
話還不及說全,便被中途截斷
“胡說!我這兒的鳥可會生蛋的!”

聽到這,全場哄然大笑
當然,我們也笑了

無可反駁的大實話啊。

開了店的好處之一
可以遇到更多不同的人
聽到不同的聲音

Aug.08.10

Picture
這幾日較忙
趕緊來補發幾則小確幸。

綠咖啡裏頭有個小角落,分享了數本我們篩選過的書籍
前陣子又添置了幾本好書

故事要從這裡說起

客人:我可以借本書回去看嗎?
我:可以!但要記得還哦~~

這位常客住得不遠,被借走的書剛好是新進的《秧歌》張愛玲
一段日子後,也就是前日,書回來了

客人:我來還書,另外我想推薦幾本書給妳!
我:!!!

連同《秧歌》一起帶來的,另兩本

《深山一口井》鍾玲、《變奏》江自得

如今,它們正式收編,安放在書架上,等著更多的人翻閱

贈人玫瑰,手留餘香。

“謝謝您!”
0 Comments

7/25/2019 0 Comments

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

寫在前面:
決定開店後,準老闆便著手進行了一連串的試作…
從蛋糕、餅乾、甜點、麵包到咖啡
在這期間,有一群人,給予我們莫大的支持及動力
謹以此文,獻給這群“幕後人”。

#最幸福的時候

Picture
試作,顧名思義,有失敗、有成功。

最初的時候,從戚風入門,一切自學摸索
好不容易烤出像樣的蛋糕,便眼巴巴地找人試吃


阿德叔叔一家,從此,成為堅強可靠的試吃團隊。

“姑娘,哥跟妳說,不要怕失敗,這很正常的,失敗就再試,最後一定會成功!”
第一次試吃前,阿德叔叔這麼說。

“很好吃欸,真的!可以再吃一塊嗎?”
終於成功後,阿德叔叔的小兒子這麼問

“好久沒吃到姑娘做的蛋糕了…”
聽到消息後,趕緊做蛋糕送去的準老闆

“我一天最幸福的時候來了!”
拿到蛋糕後,笑著說的阿德叔叔

從何時開始呢?
看著小兒子大快朵頤、大兒子認真吃乾淨、阿德叔叔用心品嘗的畫面
內心漸漸感到無比的滿足及開心。

我想
所謂的進步,需要時間及實作的積累,不斷的調整、檢討
透過回首,才能知曉吧。


謝謝你們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
2019.07.25

#龜丹六二

Picture
“相信一切會是最好的安排!”


從日本回台後的某天早上,準老闆突然下定決心般,開口說
“我們到龜丹開店吧!”

此話一出,過沒多久
接到了來自龜丹六二的老闆,李董的電話

這段對話極短,份量卻極重

“妳不能跑喔!”
“…好。”


至此,一錘定音。

機會,有時來得很突然
我們該做的,便是 選擇

好壞姑且不論,畢竟,準老闆內心始終認為過程甚於結果。

從起頭到現在進行式
龜丹六二提供了一個空間,讓我們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
不多加干涉,卻相互幫助

這份信任、這份肯定…
對綠咖啡而言,是非常大的支持。

那麼,在一段新旅程展開前
我們唯一要做的,就是相信

“相信一切會是最好的安排!”


謝謝你們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
​2019.07.30

#不流齋

Picture
與毛毛及東先生的相遇,在很早很早的時候…
所以,當準老闆在手沖咖啡這關始終不得要領時,決定登門賜教。


有句話說得很好:
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

第一堂課,美的儀式感。
從器具的擺放、沖泡的進行,到完成的品味

“讓美,成為習慣!”


第二堂課,手的穩定度。
水流的粗細大小、翻滾攪拌,或是定點畫圈

“靜心,多練!”


第三堂課,味的完成度。
酸甜苦甘的過渡、層次比重,後韻及香氣與否

“喝過好的咖啡,才能自我比較、調整!”

提起手沖壺,泡出咖啡,喝一口品嘗
這個過程,重複了多少次?

“有進步了。”東先生說
“我終於有跨進門檻的感覺!”準老闆說


每一次的沖泡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風味
有驚喜,也有錯愕
這中間的微調,只有手沖人心中才能知曉

“泡出一杯好咖啡!”
我想,這就是手沖咖啡的魅力吧。


​謝謝你們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​
2019.08.16

#知己知彼

Picture
“朝著夢想,直直地往前走吧!”

“妳就像水一樣,到哪,都能融入、都能過得很好。”


兩句話,兩次的轉捩點
有些路,即便是捷徑,也未必是最適合你的路。

所以,才有再次去海外生活的體驗
所以,才會有如今選擇開店的決定。


青玥阿姨,
一位不吝分享、願意給後輩建議,並且用行動支持的人

吃過準老闆的試作蛋糕後,從此…
一有機會,就會帶別人的蛋糕給我們品味
老字號的、新開的、頗受人氣的…
托她的福,我們幾乎嚐遍了台南的美味。

“知己知彼,吃過別家做的,對自己才有更深入的了解。”


當我們在商品定價上徘徊不定、摸不著頭緒時
是她,以自身過往的經驗,給予客觀適當的建議。


“消費門檻定在那,怎樣的店、吸引怎樣的客群。”


對事物,有獨到的美感
擅攝影,所以觀察入微
有自己的堅持,也曾帶起一方商圈再造

這樣的人啊,雖然時常開車迷路
但在人生的路上,從未迷失
並且,成為我們的領路人。


“開店前,要請妳幫我們在店門口拍張照!”

“好啊,沒問題!”



​
​謝謝妳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
2019.08.25

#醫者仁心

Picture
在很早的時候,大約…十年前吧
綠咖啡,便將食療帶進生活之中。

從少油少鹽、減少烹飪程序,到現在跟著節氣走、清楚身體狀況而做的飲食方式
這中間,是習慣的養成,是對食物特性的再認識
也是對自身健康的時刻觀察以及調整。

趙醫師,我們習慣叫他:趙伯伯。

綠咖啡的理念中,我們希望來到龜丹泡完溫泉的客人們
能在之後,喝一碗熱鹹湯
不僅是準老闆在日本湯泉生活的經驗
更是中醫養身中,對體內水份補充的最佳方式

“不是喝水,也不能喝茶,必須是熱鹹湯。”

什麼是食療?
與趙伯伯多年討論下,我們認為:

“不需要高單價、再製品,可以當季生產、隨手可得
​以及最簡練的烹調方式,配合個人的身體狀況下去調整,就是食療。”


當然,綠咖啡的我們無法同趙伯伯一樣…
望聞問切,掌握個人身體情況
畢竟,我們還在底下努力抄筆記吸收中

“什麼人、什麼時候,該吃什麼東西?”

一位醫者,是宣導、是督促
不厭其煩、不辭辛勞…

“你們都好,我就輕鬆啦!”


​​謝謝你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
2019.08.29

#一路相挺

Picture
那天,是一個微風徐徐的午後
我們一群人站在一處高地,身旁佇立著一棵大樹​
不約而同,看向了前方
無需太多言語,那一刻
我想,我們眼中都有了一幅未來的畫面。



所謂緣份,有時…真的一言難盡

是長輩?是朋友?是老師?是貴人?

有這麼一個人。
他喊我一聲 學姊,我應他一句 學弟
而我們的年齡,實際差了半世紀以上
他,是準老闆母親的大學同學


第一次試吃時,他在

“這不是一個笑臉嗎?”
“對啊!烤出來就這樣了!”
“因為知道我們要來的關係吧!”
“……”


苦惱取店名時,他也在

“不然,就叫 清和雅 吧!”
“ ……真好野(tsin hó gia̍h ),哈哈”

“…這店名不能用了”


與其說是對話,更多時候是鬥嘴
看似隨意,卻又實實在在地參與了過程

“什麼時候要辦試吃會?”
“那你要在開店前,趕緊撥時間來啊!”
“一定、一定”
“等你來啊!”


親愛的學弟:
感謝的話,不說太多
這麼多年,陪伴至今
默默支持,一路相挺
我們,都知道。


“同學,謝謝你啊”
​
“加油!”



​​謝謝你,成就了 綠咖啡。


​2019.09.20

#推手

Picture
有沒有遇過,當你走到了一個分岔路口,放眼望去,每條路都指向不同方向
你站在那裏,手足無措、迷茫擔憂,不知該何去何從
突然,身旁走來一人,朝著前方遠處一指
是光、是方向,沒有任何指標,嶄新的一條道路。

王老師,如標題所寫
綠咖啡的起源,一切的開始

開始取店名時

“這是妳的課題,好好想。”

正式寫菜單時
“文字要具功能性,再改吧!”

王老師總是笑笑的,群眾討論往往是聆聽者
但你向他提問、請教
絕對是一針見血、字字到位


這樣的人啊,可怕的客觀、可怕的冷靜

但是
正因為有王老師
腳下這條路,才能如此 踏實


“啊啊啊,店名又被駁回了……”

“菜單就寫 看心情 吧?底下細分 吃的、喝的、冷的、熱的”


一次次的討論,無數個思索的夜晚
辛苦嗎?老實說,甘之如飴
只是回想起來,鼻頭微微泛酸
​


“OK,可以了!”
最動聽的話,莫過於這一句了吧


​​謝謝您,鞭策了 綠咖啡。


​2019.10.21
0 Comments

5/31/2019 0 Comments

從無到有

2018年10月底,確定開店後
我來到了龜丹。

眼前,群山環繞
腳下,土地厚實
身旁,淙淙溪水

此時此刻,所見所聞
​
''記錄下來吧。''

心裏突然冒出這麼一句

未來,這裡將會有全新的風景
這段過程,這份蛻變

我們
從無到有,從零開始。

​
0 Comments

5/31/2019 0 Comments

Kou-dam

Picture
Kou-dam,源自平埔族語,意為「溫暖的小溪」

今年春天的某日,
我們啟程去拜訪位在梅嶺山中的友人們

閒聊間,談起了龜丹的由來

傳說龜丹山林的深處,有一隻修練成精的老龜
早期居住在附近的小孩,知道山裏有條溪,便時常三五成群到溪裡玩水
次數多了,漸發怪事…
久而久之,
大人們便對小孩說:不要去溪裡玩,小心被老龜抓去煉藥丹!

傳說不可考,權當茶餘飯後的消遣。

Kou-dam,源自平埔族語,意為「溫暖的小溪」
時至今日,取其諧音,成為地名「龜丹」,而「溫暖的小溪」是為溫泉。

綠咖啡的副標之一,Kou-dam,由此而生。
0 Comments

    Green Ca'fe

    是紀錄,也是分享。

    Categories
    Kou-dam
    從無到有
  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

    關於 手沖
    好友分享日


    All

    RSS Feed

— Written by Vivi.